2020年3月31日香港民意研究所發佈會 – 傳媒參考資料
詳細結果
2020年3月31日 新聞公報
民研計劃發放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評分
特別宣佈
- 香港民意研究計劃(香港民研)前身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(港大民研)。公報內的「民研計劃」指的可以是香港民研或其前身港大民研。
- 香港民研今日發放的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評分,是本年7月1日前發放的最後一次,未來會否繼續,要視乎公眾是否支持。
公報簡要
民研計劃於三月中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,分兩階段各成功訪問了502名香港居民。最新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調查結果顯示,對比六個月前,以熟悉程度計,林正財和葉國謙取代羅范椒芬和任志剛進入五大。論絕對評分,首位是陳智思,得31.1分;排第二位的是葉劉淑儀,評分為29.5分;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是張宇人、葉國謙及湯家驊,評分分別為24.7、24.6及24.2分。市民對排名首五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的平均分為26.8分,而所有五大行政會議成員的評分均是其個人新低。評分調查的實效回應比率為66.2%。在95%置信水平下,調查的百分比誤差不超過+/-4%,評分誤差不超過+/-3.5。
樣本資料
提名階段 | 評分階段 | ||
調查日期 | : | 17-18/3/2020 | 19-20/3/2020 |
成功樣本數目[1] | : | 502 (包括250個固網及252個手機樣本) |
502 (包括246個固網及256個手機樣本) |
實效回應比率[2] | : | 60.1% | 66.2% |
調查方法 | : | 由真實訪問員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 | |
訪問對象 | : | 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 | |
抽樣誤差[3] | : | 在95%置信水平下,百分比誤差不超過+/-4%,評分誤差不超過+/-3.5 | |
加權方法 | : | 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的統計數字以「反覆多重加權法」作出調整。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統計數字來自《二零一八年年中人口數字》,而教育程度(最高就讀程度)及經濟活動身分統計數字則來自《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– 主要統計數字》(2018年版)。 |
[1] 數字為調查的總樣本數目,個別題目則可能只涉及次樣本。有關數字請參閱下列數表內列出的樣本數目。
[2] 民研計劃在2017年9月前以「整體回應比率」彙報樣本資料,2017年9月開始則以「實效回應比率」彙報。2018年7月,民研計劃再調整實效回應比率的計算方法,因此改變前後的回應比率不能直接比較。
[3] 此公報中所有誤差數字均以95%置信水平計算。95%置信水平,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,則95次各自計算出的誤差範圍會包含人口真實數字。由於調查數字涉及抽樣誤差,傳媒引用百分比數字時,應避免使用小數點,在引用評分數字時,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。
最新數據
在提名調查中,被訪者可在未經提示下說出最多5名最熟悉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。以下是提名調查的結果,按提名比率倒序排列[4]:
調查日期 | 2-4/10/18 | 14-19/3/19 | 2-3/9/19 | 17-18/3/20 | 最新排名變化 |
樣本數目[5] | 543 | 606 | 510 | 502 | — |
回應比率 | 46.8% | 73.1% | 69.1% | 60.1% | — |
最新結果 | 結果 | 結果 | 結果 | 結果及誤差 | — |
葉劉淑儀 | 18%{1} | 12%{2} | 31%{1} | 32+/-4%{1} | — |
陳智思 | 11%{2} | 14%{1} | 16%{3} | 16+/-3%{2} | ↑1 |
湯家驊 | 7%{3} | 3%{3} | 19%{2} | 12+/-3%{3} | ↓1 |
林正財 | <1%{11} | 1%{11} | 1%{10} | 11+/-3%{4} | ↑6 |
張宇人 | 2%{7} | <1%{14} | 3%{6} | 4+/-2%{5} | ↑1 |
葉國謙 | 1%{9} | 1%{6} | 3%{7} | 3+/-2%{6} | ↑1 |
羅范椒芬 | 4%{4} | 2%{4} | 6%{4} | 3+/-2%{7} | ↓3 |
張國鈞 | <1%{13} | <1%{13} | <1%{15} | 2+/-1%{8} | ↑7 |
廖長江 | — | <1%{15} | <1%{13} | 1+/-1%{9} | ↑4 |
林健鋒 | — | 1%{9} | 1%{12} | 1+/-1%{10} | ↑2 |
史美倫 | 1%{8} | 1%{8} | 2%{9} | 1+/-1%{11} | ↓2 |
任志剛 | 3%{5} | 2%{5} | 4%{5} | 1+/-1%{12} | ↓7 |
李國章 | 2%{6} | 1%{7} | 2%{8} | 1+/-1%{13} | ↓5 |
周松崗 | <1%{12} | 1%{12} | <1%{16} | <1+/-1%{14} | ↑2 |
黃國健 | — | 1%{10} | 1%{11} | <1+/-<1%{15} | ↓4 |
劉業強 | 1%{10} | — | <1%{14} | <1+/-<1%{16} | ↓2 |
錯誤答案 | 12% | 17% | 17% | 14+/-3% | — |
唔知/難講 | 68% | 70% | 54% | 59+/-4% | — |
[4] 如四捨五入後的數字相同,則會再考慮小數點後的數字。
[5] 民研計劃在2020年3月前彙報的次樣本數目為加權數字,2020年3月開始則以原始數字彙報。
提名調查顯示,最多被訪者提及的議員是葉劉淑儀、陳智思、湯家驊和林正財,提名比率分別為32%、16%、12%及11%。然後是張宇人、葉國謙和羅范椒芬,提名比率分別為4%、3%及3%。然而,14%錯誤回答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名字,59%則表示未有認知。
獲得提名次數最多的6名議員進入評分調查。在評分調查中,被訪者就個別議員以0至100分進行評分,0分代表絕對不支持,100分代表絕對支持,50分為一半半。統計結果後,認知度最低的一名議員再被剔除,之後再按五名議員所得的支持度由高至低順序排列,得出五大行政會議成員。以下是五大行政會議成員的最新評分,按評分倒序排列[6]:
調查日期 | 11-12/10/18 | 8-11/4/19 | 3-4/9/19 | 19-20/3/20 | 最新變化 | |
樣本數目[7] | 503 | 557-655 | 536 | 502 | — | |
回應比率 | 65.3% | 63.9% | 69.9% | 66.2% | — | |
最新結果[8] | 結果 | 結果 | 結果 | 結果及誤差 | 認知率 | — |
陳智思 | 49.3[9] | 52.8[9] [10] | 35.1[9] [10] | 31.1+/-3.1{1} | 64.1% | -3.9[10] |
葉劉淑儀 | 46.0{3}[10][11] | 48.3{2} | 30.0{2}[10] | 29.5+/-2.8{2} | 95.1% | -0.5 |
張宇人 | — | — | 27.4{3} | 24.7+/-2.8{3} | 67.0% | -2.7 |
葉國謙 | — | 41.0{5} | — | 24.6+/-3.0{4} | 69.0% | — |
湯家驊 | 46.7{2} | 45.9{3} | 24.9{5}[10] | 24.2+/-2.7{5} | 82.5% | -0.8 |
林正財 | — | — | — | 28.8+/-3.5[9] | 48.4% | — |
任志剛 | 54.7{1}[10][11] | 58.1{1}[10] | 44.2{1}[10] | — | — | — |
羅范椒芬 | 42.3{4} | 42.9{4} | 27.3{4}[10] | — | — | — |
李國章 | 40.4{5}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 — |
[6] 如四捨五入後的數字相同,則會再考慮小數點後的數字。
[7] 民研計劃在2020年3月前彙報的次樣本數目為加權數字,2020年3月開始則以原始數字彙報。
[8] 括弧{ }內數字為排名。
[9] 於評分調查認知率較低。
[10] 該數字與上次調查結果的差異超過在95%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,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。不過,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,並不等同有關變化是否有實際用途或意義,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。
[11] 該數字與上次調查結果的差異超過在95%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,是由於加權方法改變。如果以新加權方法處理舊有數據,則差異並未超過抽樣誤差。
最新評分調查顯示,市民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的最新支持度排名,首位是陳智思,得31.1分;排第二位的是葉劉淑儀,評分為29.5分;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是張宇人、葉國謙及湯家驊,評分分別為24.7、24.6及24.2分。市民對排名首五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的平均分為26.8分。在最新調查中,林正財得28.8分,但由於認知率較低而被剔除。而所有行政會議成員的評分均是其個人新低。
民意日誌
民研計劃於2007年開始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,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,將每日大事紀錄傳送至民研計劃,經民研計劃核實後成為「民意日誌」。
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調查項目,上次調查日期為3-4/9/2019,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19-20/3/2020,因此是次公報中的「民意日誌」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,讓讀者作出比較。以涵蓋率不下25%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,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,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:
20/3/20 | 香港單日新增48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 |
19/3/20 | 香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破200宗 |
18/3/20 | 香港單日新增25宗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 |
17/3/20 | 政府宣布所有海外國家來港人士需隔離14日 |
16/3/20 | 香港新增多宗外地傳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|
15/3/20 | 政府宣布由英美來港人士需隔離14日 |
14/3/20 | 大埔富亨邨亨泰樓居民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緊急疏散 |
11/3/20 | 埃及旅行團九港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|
4/3/20 | 政府首批包機接回滯留湖北港人 |
28/2/20 | 警方拘捕黎智英、李卓人及楊森 |
26/2/20 |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 |
19/2/20 | 鑽石公主號郵輪首批港人乘坐包機回港 |
14/2/20 | 政府宣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涉及250億元 |
13/2/20 | 夏寶龍被委任為港澳辦主任 |
11/2/20 | 青衣長康邨康美樓居民因武漢肺炎個案緊急疏散 |
9/2/20 | 香港現首宗武漢肺炎家族感染個案 |
8/2/20 | 強制措施首日隔離161人 |
7/2/20 | 經中國大陸來港人士需隔離14日措施生效 |
6/2/20 | 市民搶購生活必需品 |
5/2/20 | 政府宣布經中國大陸來港人士將需隔離14日 |
4/2/20 | 香港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個案 |
3/2/20 | 政府宣布進一步關閉關口 |
1/2/20 | 醫管局員工陣線通過罷工 |
31/1/20 | 政府拒絕全面封關 |
29/1/20 | 口罩供應短缺並出現搶購潮 |
28/1/20 | 政府宣布局部封關 |
27/1/20 | 政府限制湖北居民及曾赴湖北者入境 |
22/1/20 | 香港現兩宗「高度懷疑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個案 |
14/1/20 | 政府推出十項民生政策 |
13/1/20 | 政府擬向海洋公園提供過百億資助 |
7/1/20 | 政府將武漢肺炎列入須呈報疾病 |
6/1/20 |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上任 |
3/1/20 | 武漢當局公布肺炎個案增至44宗 |
1/1/20 | 民間人權陣線舉辦元旦大遊行 |
31/12/19 | 除夕夜多區出現示威抗爭活動 |
28/12/19 | 來自中國大陸的旅行團數量大跌 |
16/12/19 | 林鄭月娥到北京述職 |
11/12/19 | 監警會國際專家小組全體退出 |
10/12/19 | 中電及港燈上調電費 |
8/12/19 | 民間人權陣線指約80萬人參與國際人權日遊行 |
4/12/19 | 政府公布新一輪紓困措施 |
28/11/19 |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》 |
26/11/19 | 紅磡海底隧道重開 |
25/11/19 | 民主派取得大部分區議會議席 |
24/11/19 | 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新高 |
17/11/19 | 警察圍堵理工大學並與示威者激烈衝突 |
16/11/19 | 解放軍出動清理路障 |
14/11/19 | 習近平就香港局勢表態 |
13/11/19 | 衝突持續,教育局宣布將停課 |
12/11/19 | 中文大學出現激烈警民衝突 |
11/11/19 | 交通警於西灣河開三槍擊中示威者 |
22/10/19 | 政府公布新一輪企業紓困措施 |
16/10/19 | 林鄭月娥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 |
11/10/19 | 立法會大樓復修後,舉行首次財委會會議 |
4/10/19 | 政府正式引用《緊急法》訂立《禁蒙面法》 |
1/10/19 | 全港多區出現示威及警民衝突,警方在荃灣使用實彈射傷一名示威者 |
28/9/19 | 民間人權陣線於添馬公園舉行集會,紀念雨傘運動五周年 |
26/9/19 | 林鄭月娥出席首場社區對話 |
13/9/19 | 政府倡徵收一手樓空置稅 |
6/9/19 | 惠譽降低香港信貸評級 |
4/9/19 | 林鄭月娥宣佈正式撤回修訂《逃犯條例》草案 |
數據分析
最新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調查在3月中進行,結果顯示,對比六個月前,以熟悉程度計,林正財和葉國謙取代羅范椒芬和任志剛進入五大。論絕對評分,首位是陳智思,得31.1分;排第二位的是葉劉淑儀,評分為29.5分;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是張宇人、葉國謙及湯家驊,評分分別為24.7、24.6及24.2分。市民對排名首五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的平均分為26.8分,而所有五大行政會議成員的評分均是其個人新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