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研計劃發放特首和政府民望數字、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評分及民情指數 (2021-03-30)

2021年3月30日
香港民意研究所發佈會 – 傳媒參考資料

發佈會回顧

詳細結果

民研計劃發放特首和政府民望數字、
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評分及民情指數

特別宣佈

香港民意研究計劃(香港民研)前身為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(港大民研)。公報內的「民研計劃」指的可以是香港民研或其前身港大民研。

公報簡要

民研計劃於三月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方式,分兩階段成功訪問了1,001和1,010名香港居民。最新調查顯示,與半個月前比較,特首林鄭月娥的評分顯著上升3.4分至32.8分,有39%受訪者給予林鄭月娥0分,民望淨值為負50個百分點。特區政府方面,滿意率淨值為負42個百分點,信任淨值為負21個百分點,兩項數字均比一個月前略為下跌,但變化在抽樣誤差之內。至於市民對現時政治、民生及經濟狀況的評價,滿意淨值分別為負41、負48及負54個百分點,數字與上個月比較分別不大,唯政治狀況的滿意淨值錄得2018年12月以來新高。五大行政會議成員方面,對比六個月前,市民最熟悉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沒有太大改變。論絕對評分,首位是陳智思,得34.2分;排第二位的是葉劉淑儀,評分為32.8分;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是湯家驊、葉國謙及張宇人,評分分別為32.5、30.0及27.9分。陳智思和湯家驊的評分較半年前錄得顯著升幅。民情指數方面,最新數字為69.4,較三月上旬下跌0.4點。評分調查的實效回應比率為56.8%。在95%置信水平下,調查的百分比誤差不超過+/-4%,淨值誤差不超過+/-8%,評分誤差不超過+/-2.9。

樣本資料

行政會議成員提名階段 行政會議成員評分階段及其他調查
調查日期 8-12/3/2021 22-25/3/2021
成功樣本數目[1] 1,001
(包括496個固網及505個手機樣本)
1,010
(包括507個固網及503個手機樣本)
實效回應比率 47.6% 56.8%
調查方法 由真實訪問員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
訪問對象 18歲或以上操粵語的香港居民
抽樣誤差[2] 在95%置信水平下,百分比誤差不超過+/-4%,淨值誤差不超過+/-8%,評分誤差不超過+/-2.9
加權方法 按照政府統計處提供的統計數字以「反覆多重加權法」作出調整。全港人口年齡及性別分佈統計數字來自《二零一九年年中人口數字》,而教育程度(最高就讀程度)及經濟活動身分統計數字則來自《香港的女性及男性 – 主要統計數字》(2019年版)。

[1] 數字為調查的總樣本數目,個別題目則可能只涉及次樣本。有關數字請參閱下列數表內列出的樣本數目。

[2] 此公報中所有誤差數字均以95%置信水平計算。95%置信水平,是指倘若以不同隨機樣本重複進行有關調查100次,則95次各自計算出的誤差範圍會包含人口真實數字。由於調查數字涉及抽樣誤差,傳媒引用百分比數字時,應避免使用小數點,在引用評分數字時,則可以使用一個小數點。

特首及特區政府民望

以下是特首林鄭月娥的最新民望數字:

調查日期 4-8/1/21 18-22/1/21 2-5/2/21 24-26/2/21 8-12/3/21 22-25/3/21 最新變化
樣本數目 1,000 1,011 1,018 1,000 1,001 1,010
回應比率 58.5% 67.2% 62.9% 57.2% 47.6% 56.8%
最新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
誤差
特首林鄭月娥評分 29.0 32.0[3] 31.0 33.9 29.5[3] 32.8+/-2.1 +3.4[3]
林鄭月娥出任特首支持率 19% 21% 18% 23%[3] 18%[3] 19+/-2%
林鄭月娥出任特首反對率 72% 69% 70% 67% 72%[3] 68+/-3% -4%
支持率淨值 -54% -49% -52% -43%[3] -54%[3] -50+/-5% +4%

[3] 該數字與上次調查結果的差異超過在95%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,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。不過,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,並不等同有關變化是否有實際用途或意義,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。

以下是特區政府的最新民望數字:

調查日期 19-22/10/20 23-26/11/20 18-22/12/20 18-22/1/21 24-26/2/21 22-25/3/21 最新變化
樣本數目 624-637 518-529 558-623 510-600 519 570-630
回應比率 62.2% 74.6% 68.7% 67.2% 57.2% 56.8%
最新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
誤差
特區政府表現滿意率[4] 17% 19% 17% 16% 23%[5] 21+/-3% -2%
特區政府表現不滿率[4] 69%[5] 62%[5] 60% 61% 56% 62+/-4% +6%[5]
滿意率淨值 -52% -43% -43% -45% -33%[5] -42+/-7% -8%
平均量值[4] 2.0 2.1[5] 2.1 2.1 2.3[5] 2.2+/-0.1 -0.1
信任特區政府比率[4] 26% 30% 29% 28% 36%[5] 32+/-4% -4%
不信任特區政府比率[4] 61%[5] 49%[5] 56%[5] 51% 50% 53+/-4% +3%
信任淨值 -35% -20%[5] -27% -23% -14% -21+/-8% -7%
平均量值[4] 2.3 2.5[5] 2.4 2.5 2.6 2.5+/-0.1 -0.1

[4]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。平均量值是把答案按照正面程度,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、2、3、4、5分,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。

[5] 該數字與上次調查結果的差異超過在95%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,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。不過,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,並不等同有關變化是否有實際用途或意義,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。

以下是市民對社會狀況的最新評價:

調查日期 19-22/10/20 23-26/11/20 18-22/12/20 18-22/1/21 24-26/2/21 22-25/3/21 最新變化
樣本數目 1,020 1,085 1,014 1,011 1,000 1,010
回應比率 62.2% 74.6% 68.7% 67.2% 57.2% 56.8%
最新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
誤差
現時政治狀況滿意率[6] 9% 15%[7] 16% 15% 18% 21+/-3% +3%
現時政治狀況不滿率[6] 75% 66%[7] 65% 63% 61% 61+/-3% +1%
滿意率淨值 -66% -50%[7] -50% -47% -42% -41+/-5% +2%
平均量值[6] 1.7 2.0[7] 2.0 2.1 2.1 2.1+/-0.1 +0.1
現時民生狀況滿意率[6] 14% 15% 14% 15% 19%[7] 17+/-2% -2%
現時民生狀況不滿率[6] 67% 61%[7] 65% 62% 62% 65+/-3% +3%
滿意率淨值 -54% -46%[7] -51% -47% -43% -48+/-5% -5%
平均量值[6] 2.0 2.2[7] 2.1 2.2 2.2 2.2+/-0.1 -0.1
現時經濟狀況滿意率[6] 9% 10% 10% 13% 12% 12+/-2%
現時經濟狀況不滿率[6] 70% 64%[7] 68%[7] 67% 68% 66+/-3% -2%
滿意率淨值 -61% -53%[7] -59% -54% -56% -54+/-4% +2%
平均量值[6] 2.0 2.1[7] 2.0 2.1 2.1 2.1+/-0.1

[6] 數字採自五等量尺。平均量值是把答案按照正面程度,以1分最低5分最高量化成為1、2、3、4、5分,再求取樣本平均數值。

[7] 該數字與上次調查結果的差異超過在95%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,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。不過,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,並不等同有關變化是否有實際用途或意義,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。

最新調查顯示,與半個月前比較,特首林鄭月娥的評分顯著上升3.4分至32.8分,有39%受訪者給予林鄭月娥0分,其支持率為19%,反對率為68%,民望淨值為負50個百分點。

特區政府方面,最新滿意率為21%,不滿率62%,滿意率淨值為負42個百分點。而平均量值為2.2分,即整體上接近「幾不滿」。信任程度方面,最新的信任比率為32%,不信任比率53%,信任淨值為負21個百分點。而平均量值為2.5分,即整體上介乎「幾不信任」及「一半半」之間。滿意率淨值和信任淨值均比一個月前略為下跌,但變化在抽樣誤差之內。

至於市民對現時政治、民生及經濟狀況的評價,最新滿意率分別為21%、17%及12%,而滿意淨值就分別為負41、負48及負54個百分點,平均量值分別為2.1、2.2及2.1,即整體上接近「幾不滿」。以上數字與上個月比較分別不大,唯政治狀況的滿意淨值錄得2018年12月以來新高。

五大行政會議成員評分

在提名調查中,被訪者可在未經提示下說出最多5名最熟悉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。以下是提名調查的結果,按提名比率由高至低排列[8]

調查日期 2-3/9/19 17-18/3/20 31/8-1/9/20 8-12/3/21 最新排名變化
樣本數目[9] 510 502 508 538
回應比率 69.1% 60.1% 61.4% 47.6%
最新結果[10]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誤差
葉劉淑儀 31%{1} 32%{1} 34%{1} 30+/-4%{1}
陳智思 16%{3} 16%{2} 15%{2} 17+/-3%{2}
湯家驊 19%{2} 12%{3} 14%{3} 12+/-3%{3}
張宇人 3%{6} 4%{5} 7%{4} 5+/-2%{4}
林正財 1%{10} 11%{4} 4%{6} 4+/-2%{5} ↑1
葉國謙 3%{7} 3%{6} 5%{5} 2+/-1%{6} ↓1
李國章 2%{8} 1%{13} 3%{8} 2+/-1%{7} ↑1
羅范椒芬 6%{4} 3%{7} 3%{9} 2+/-1%{8} ↑1
任志剛 4%{5} 1%{12} 4%{7} 2+/-1%{9} ↓2
黃國健 1%{11} <1%{15} 1%{12} 1+/-1%{10} ↑2
張國鈞 <1%{15} 2%{8} 2%{10} 1+/-1%{11} ↓1
廖長江 <1%{13} 1%{9} <1%{15} 1+/-1%{12} ↑3
林健鋒 1%{12} 1%{10} <1%{16} <1+/-<1%{13} ↑3
史美倫 2%{9} 1%{11} 2%{11} <1+/-<1%{14} ↓3
劉業強 <1%{14} <1%{16} <1%{14} <1+/-<1%{15} ↓1
周松崗 <1%{16} <1%{14} <1%{13} 0%{16} ↓3
錯誤答案 17% 14% 11% 13+/-3%
唔知/難講 54% 59% 55% 58+/-4%

[8] 如四捨五入後的數字相同,則會再考慮小數點後的數字。

[9] 民研計劃在2020年3月前彙報的次樣本數目為加權數字,2020年3月開始則以原始數字彙報。

[10] 括弧{ }內數字為排名。

提名調查顯示,最多被訪者提及的議員是葉劉淑儀、陳智思和湯家驊,提名比率分別為30%、17%及12%。然後是張宇人、林正財、葉國謙、李國章、羅范椒芬和任志剛,提名比率分別為5%、4%、2%、2%、2%及2%。然而,13%被訪者錯誤回答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名字,58%則表示完全不認識。

獲得提名次數最多的6名議員進入評分調查。在評分調查中,被訪者就個別議員以0至100分進行評分,0分代表絕對不支持,100分代表絕對支持,50分為一半半。統計結果後,認知度最低的一名議員再被剔除,之後再按支持度由高至低順序排列,得出五大行政會議成員。以下是五大行政會議成員的最新評分,按評分由高至低排列[11]

調查日期 3-4/9/19 19-20/3/20 2-4/9/20 22-25/3/21 最新變化
樣本數目[12] 536 502 500 542-602
回應比率 69.9% 66.2% 55.8% 56.8%
最新結果[13] 結果 結果 結果 結果及誤差 認知率
陳智思 35.1[14] [15] 31.1{1}[15] 29.5{2} 34.2+/-2.7{1} 70.0% +4.6[15]
葉劉淑儀 30.0{2}[15] 29.5{2} 31.0{1} 32.8+/-2.9{2} 93.9% +1.8
湯家驊 24.9{5}[15] 24.2{5} 26.8{3} 32.5+/-2.7{3} 84.6% +5.7[15]
葉國謙 24.6{4} 26.7{4} 30.0+/-2.7{4} 76.3% +3.2
張宇人 27.4{3} 24.7{3} 26.6{5} 27.9+/-2.8{5} 66.9% +1.4
林正財 28.8[14] 30.1[14] 31.6+/-2.8[14] 52.6% +1.5
任志剛 44.2{1}[15]
羅范椒芬 27.3{4}[15]

[11] 如四捨五入後的數字相同,則會再考慮小數點後的數字。

[12] 民研計劃在2020年3月前彙報的次樣本數目為加權數字,2020年3月開始則以原始數字彙報。

[13] 括弧{ }內數字為排名。

[14] 於評分調查認知率較低。

[15] 該數字與上次調查結果的差異超過在95%置信水平的抽樣誤差,表示有關變化在統計學上表面成立。不過,變化在統計學上成立與否,並不等同有關變化是否有實際用途或意義,而不同調查的加權方法亦可能有所不同。

最新評分調查顯示,市民對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的最新支持度排名,首位是陳智思,得34.2分;排第二位的是葉劉淑儀,評分為32.8分;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是湯家驊、葉國謙及張宇人,評分分別為32.5、30.0及27.9分。在最新調查中,林正財得31.6分,但由於認知率較低而被剔除。陳智思和湯家驊的評分較半年前錄得顯著升幅。

民情指數

民研計劃制定「民情指數」(PSI),目的在於量化香港市民對香港社會的情緒反應,以解釋及預視社會出現集體行動的可能性。民情指數包涵了「政通」和「人和」兩個概念,分別以「政評數值(GA)」和「社評數值(SA)」顯示。「政評數值(GA)」泛指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的表現評價,而「社評數值(SA)」則泛指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的評價,分別由四及六項民意數字組合而成。指數本身及兩項數值均以0至200顯示,100代表正常。

以下為民情指數、政評數值及社評數值走勢圖:

最新數值 民情指數:69.4 (-0.4) 政評數值:70.6 (-1.1) 社評數值:67.5 (+0.3)

以下是民情指數、政評數值、社評數值,及十項基礎民意數字的近期數值:

截數日期 8/1/21 22/1/21 5/2/21 26/2/21 12/3/21 25/3/21 最新變化
民情指數 64.1 68.1 67.6 71.7 69.9 69.4 -0.4
政評數值 66.6 70.2 69.4 74.9 71.6 70.6 -1.1
特首評分 29.0 32.0 31.0 33.9 29.5 32.8 +3.4
特首民望淨值 -54% -49% -52% -43% -54% -50% +4%
政府滿意程度平均量值 2.1[16] 2.1 2.1[16] 2.3 2.3[16] 2.2 -0.1
政府信任程度平均量值 2.4[16] 2.5 2.5[16] 2.6 2.6[16] 2.5 -0.1
社評數值 61.9 65.4 65.4[16] 67.2 67.2[16] 67.5 +0.3
政治狀況滿意程度 2.0[16] 2.1 2.1[16] 2.1 2.1[16] 2.1 +0.1
政治狀況成份指標權數 0.32 0.32[16] 0.32[16] 0.32[16] 0.32[16] 0.3216]
經濟狀況滿意程度 2.0[16] 2.1 2.1[16] 2.1 2.1[16] 2.1
經濟狀況成份指標權數 0.33 0.33[16] 0.33[16] 0.33[16] 0.33[16] 0.3316]
民生狀況滿意程度 2.1[16] 2.2 2.2[16] 2.2 2.2[16] 2.2 -0.1
民生狀況成份指標權數 0.35 0.35[16] 0.35[16] 0.35[16] 0.35[16] 0.3516]

[16] 當有關數字沒有更新時,民研計劃會採用最近一次已公佈的數字替代。

各項指數的具體數值,可按下表理解:

指數得分 百分位數 指數得分 百分位數
140-200 最高1% 0-60 最低1%
125 最高5% 75 最低5%
120 最高10% 80 最低10%
110 最高25% 90 最低25%
100為正常數值,即半數在上,半數在下

民情指數較三月上旬下跌0.4點至69.4,數字可以視為過去逾二十年來最差的2個百分比。民情指數的兩個成份數值中,反映市民對整體政府管治表現評價的政評數值下跌1.1點至70.6,而反映市民對整體社會狀況評價的社評數值則上升0.3點至67.5。兩者均可以視為過去逾二十年來最差的2個百分比。

民意日誌

民研計劃於2007年開始與慧科訊業有限公司合作,由慧科訊業按照民研計劃設計的分析方法,將每日大事記錄傳送至民研計劃,經民研計劃核實後成為「民意日誌」。

由於本新聞公報所涉及的部分調查項目,上次調查日期為31/8-1/9/2020,而今次調查日期則為22-25/3/2021,因此是次公報中的「民意日誌」項目便以上述日期為依歸,讓讀者作出比較。以涵蓋率不下25%本地報章每日頭條新聞和報社評論計,在上述期間發生的相關大事包括以下事件,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有關事件有否影響各項民調數字:

24/3/21 政府因復必泰疫苗包裝瑕疵宣布暫停接種
17/3/21 港澳辦和中聯辦就修改香港選舉制度舉辦座談會
15/3/21 政府擴大新冠疫苗接種優先組別範圍
13/3/21 政府封鎖半山區多幢大廈進行強制檢測
11/3/21 全國人大會議通過修改香港的選舉制度
8/3/21 71歲男子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
6/3/21 55歲女子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
5/3/21 全國人大會議將審議修改香港的選舉制度
3/3/21 專家委員會指63歲男子死亡事件與疫苗無關
2/3/21 63歲男子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
1/3/21 法庭通宵審議47名民主派人士保釋申請
28/2/21 47名民主派人士被控「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」
25/2/21 政府將分期發放5,000元電子消費券
24/2/2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財政預算案
23/2/21 政府提出修例規管公職人員宣誓,列出負面行為清單,違者將取消資格
22/2/21 夏寶龍指中央政府將改變香港選舉制度,確保「愛國者治港」
19/2/21 政府公布香港電台的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,並宣布由李百全接替梁家榮出任廣播處長
18/2/21 科興疫苗抵港,政府公布接種計劃
16/2/21 政府恢復晚市堂食,唯顧客須使用「安心出行」應用程式或登記資料
9/2/21 終審法院撤銷高等法院批准黎智英保釋的決定
2/2/21 政府繼續封鎖多區進行強制檢測,並指或破門而入
1/2/21 政府封鎖多區進行強制檢測,並降低封區門檻
29/1/21 英國政府公布BNO簽證移民詳情;中國及香港政府宣布不再承認BNO護照
28/1/21 政府封鎖北角東發大廈進行強制檢測
27/1/21 林鄭月娥以視像形式向習近平述職
26/1/21 政府封鎖碧街附近進行強制檢測
24/1/21 佐敦封鎖區域解封,逾7,000人中找出13宗個案
23/1/21 政府封鎖佐敦指定區域兩日進行強制檢測
20/1/21 英國御用大律師David Perry辭任民主派集結案主控官
15/1/21 政府對油麻地區內20幢大廈居民實施強制檢測
6/1/21 警方以涉嫌違反國安法拘捕53名民主派初選相關人士
5/1/21 馬道立指倡議司法機構改革須有細節及理據
4/1/21 政府宣布延長防疫措施,中小學及幼稚園暫停面授課至農曆年假
2/1/21 政府不排除強制市民使用「安心出行」應用程式
31/12/20 終審法院受理律政司上訴,黎智英還押候訊
30/12/20 12港人案中十人被判囚七個月至三年,兩名未成年者移交香港
28/12/20 大廈污水驗出新冠病毒,政府實施強制檢測
25/12/20 黎智英獲准保釋,禁離家受訪發文
23/12/20 政府宣布設立疫苗保障基金,並讓市民選擇接種哪款疫苗
21/12/20 英國出現變種新冠病毒,港府禁止英國客機來港
17/12/20 政府推出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
12/12/20 黎智英被加控「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」罪
8/12/20 政府再收緊防疫措施,新增禁足及強制檢測權力
3/12/20 黎智英被拒保釋,須還押候訊
2/12/20 前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、林朗彥及周庭被判囚7至13.5個月
30/11/20 政府宣布收緊防疫措施,設立熱線舉報違規行為
26/11/20 教育局宣布改革通識教育科
25/11/20 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
24/11/20 政府宣布收緊防疫措施,強制公眾場所展示安心出行二維碼
21/11/20 警方以涉嫌違反國安法資助分裂國家罪拘捕網台主持等3人
19/11/20 高等法院裁定警察不展示個人編號違反人權法
17/11/20 林鄭月娥及張曉明於基本法頒布30周年法律高峰論壇發表演說
14/11/20 政府宣布收緊防疫措施,推行強制檢測
11/11/20 人大常委取消4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資格
6/11/20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與林鄭月娥會晤
1/11/20 警方以涉嫌違反權力及特權法拘捕6名民主派議員
31/10/20 七名8.31暴動案被告被裁定無罪
21/10/20 國泰航空大規模裁員,停運國泰港龍
12/10/20 林鄭月娥押後施政報告
10/10/20 警方以涉嫌協助現被關押深圳的12名港人偷渡拘捕9人
6/10/20 教育局以專業失德為由取消一名小學教師註冊
1/10/20 警方於銅鑼灣等各區拘捕最少86名示威者
29/9/20 民主派公布立法會議員去留問題民意調查結果
22/9/20 警方修改《警察通例》下「傳媒代表」定義
21/9/20 匯豐控股股價創25年新低
14/9/20 178萬人參與普及社區檢測計劃,發現32宗新個案
12/9/20 12名香港青年被扣押深圳逾兩周,被捕人士家屬召開記者會
11/9/20 死因庭陪審團裁定陳彥霖死因存疑
11/9/20 國泰及港龍航空宣布不會申請第二期保就業計劃
10/9/20 警方以在買賣壹傳媒股票時涉嫌詐騙及洗黑錢拘捕15人

數據分析

最新調查顯示,與半個月前比較,特首林鄭月娥的評分顯著上升3.4分至32.8分,有39%受訪者給予林鄭月娥0分,民望淨值為負50個百分點。特區政府方面,滿意率淨值為負42個百分點,信任淨值為負21個百分點,兩項數字均比一個月前略為下跌,但變化在抽樣誤差之內。至於市民對現時政治、民生及經濟狀況的滿意程度,滿意淨值分別為負41、負48及負54個百分點,數字與上個月比較分別不大,唯政治狀況的滿意淨值錄得2018年12月以來新高。

五大行政會議成員方面,對比六個月前,市民最熟悉的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沒有太大改變。論絕對評分,首位是陳智思,得34.2分;排第二位的是葉劉淑儀,評分為32.8分;而位列第三至第五位的是湯家驊、葉國謙及張宇人,評分分別為32.5、30.0及27.9分。陳智思和湯家驊的評分較半年前錄得顯著升幅。

民情指數方面,最新數字為69.4,較三月上旬下跌0.4點。